基于NB-IoT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设计编号:T3792402M

首页      实物视频演示      仿真视频演示       设计说明书预览      答辩PPT预览

 

设计说明书部分资料如下

设计摘要: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大棚在保障农作物产量与品质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多数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部分系统仅能监测少数环境参数,难以全面且精准地反映大棚内真实状况;还有些系统在自动化调控设备方面不够完善,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异常环境因素做出响应,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在此背景下,基于NB-IoT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显得尤为重要。本系统聚焦光照、环境温湿度、土壤湿度以及空气质量(二氧化碳)这几个关键环境因素,通过相应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借助NB-IoT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同时配备四个继电器,分别控制灯光、水泵、风扇以及喷雾设备,实现对各环境参数的自动化调节,旨在为农作物创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关键词:农业大棚;单片机;NB-loT

字数:11000+

目录:

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章节安排

2系统总体分析

2.1 系统总体框图

2.2系统主控方案选型

2.3温湿度传感器选择

2.4显示模块选择

2.5通信模块选择

3章 系统电路设计

3.1 系统总体电路组成

3.2 主控电路设计

3.3 电源电路设计

3.4MOS管控制电路设计

3.5蜂鸣器电路设计

4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介绍

4.2 主程序流程图

4.3按键函数流程设计

4.4显示函数流程设计

4.5处理函数流程图

5实物调试

5.1 整体实物构成

5.2 参数获取功能测试

5.3 设置阈值功能测试

6软件调试

6.1 软件介绍

6.2 参数显示功能测试

6.3 风扇工作功能测试

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社会,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大棚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在反季节蔬菜种植、花卉培育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农业大棚生产大多依赖于农户的经验判断来进行环境调控,比如凭感觉判断光照是否充足、土壤湿度是否合适等,这种方式缺乏精准性和及时性,容易导致农作物生长环境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而且,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现代农业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迫切需要一种更为智能、高效的环境监控手段。虽然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但部分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有的只能监测单一或少数几个环境参数,无法全面掌握大棚内复杂多变的环境情况;还有的虽然能监测多项参数,可在自动调控方面存在短板,面对环境异常不能迅速做出有效的调节动作,使得农作物依旧可能面临不适宜生长的风险。

基于NB-IoT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意义重大。它能够实时、精准地采集光照、环境温湿度、土壤湿度以及空气质量(二氧化碳)等关键环境数据,通过NB-IoT网络将数据快速稳定地传输到管理端,方便农户或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大棚内环境动态。同时,利用四个继电器连接对应的调控设备,实现对灯光、水泵、风扇、喷雾等的自动化控制,一旦环境参数超出适宜范围,就能立即做出响应进行调节,确保农作物始终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之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精准性,推动现代农业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当今全球农业领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一直是研究热点,国内外都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也各自存在一定的发展情况与特点。

从国外来看,许多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启了相关研究与应用探索。例如,一些欧美国家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在传感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颇多,其研发的光照、温湿度等传感器精度较高、稳定性强,能够长时间准确采集农业大棚内的环境数据。同时,像荷兰等农业强国,依托强大的通信网络,利用物联网实现了大规模农业大棚环境的远程监控,农户可以通过移动端或电脑端轻松查看各环境参数,并进行相应调控。而且部分国外研究还注重系统的智能化决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让环境调控更加科学合理,依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自动匹配最佳环境参数。不过,国外的一些系统由于追求高精准度和多功能化,往往成本较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在国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也日益受到重视。不少科研团队和企业致力于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在降低成本方面成效显著,采用国产化的传感器和通信模块,使整体造价更为亲民,利于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并且,国内系统更强调实用性,针对我国多样的农作物种植需求,可灵活配置不同的环境监测参数和调控设备。但相较于国外,我国在部分传感器核心技术上仍有待提升,比如高精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等,在智能化决策算法的应用成熟度上也稍显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以实现环境调控的高度智能化,更好地服务我国农业生产。

总体而言,国内外在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方面都有进展,国外技术相对成熟但成本偏高,国内更重实用和成本控制,未来都需要不断优化完善,以推动农业生产的高效智能发展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围绕基于NB-IoT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展开。首先,针对光照、环境温湿度、土壤湿度以及空气质量(二氧化碳)这些关键环境因素,深入研究如何选取合适且精准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确保获取可靠的数据信息。接着,聚焦NB-IoT网络,探索如何优化其数据传输机制,保障数据能稳定、高效地传输至管理平台。

在调控方面,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四个继电器实现对灯光、水泵、风扇、喷雾设备的精准控制逻辑,使其能依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准确做出响应。

研究方式上,一方面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已有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开展实地测试,在实际的农业大棚环境中验证系统各部分功能及整体性能,根据测试结果不断改进完善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1
实物资料
2
仿真资料
3
设计说明书
4
答辩PPT
5
打包购买(包括实物资料+仿真资料+设计说明书+开题报告+答辩PPT)
6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12345...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