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物视频演示 仿真视频演示 设计说明书预览 答辩PPT预览
![]()
![]()
![]()
设计说明书部分资料如下
设计摘要: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香薰产品在居家环境改善、身心放松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化香薰设备逐渐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目前市面上的香薰灯多存在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如缺乏环境温湿度感知与联动控制能力,依赖手动操作,且难以实现远程监测与控制,无法满足用户对个性化、便捷化生活的需求。因此,研发一款集成环境监测、智能控制、远程交互于一体的多功能香薰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设计不仅能提升香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还能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多元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符合现代家居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本设计以STM32F103C8T6为核心控制器,集成DHT11温湿度传感器、GY-30光照传感器、加热片、RGB氛围灯、OLED显示屏、ESP8266 WIFI模块及按键控制等组件,实现温湿度与光照检测、香薰加热控制、氛围灯调节、本地数据显示、定时设置及手机APP远程操控等功能,构建了一套兼具环境适应性与交互便捷性的智能香薰系统。
关键词:智能香薰;单片机;远程监测
字数:11000+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总体分析
2.1 系统总体框图
2.2系统主控方案选型
2.3时钟模块选择
2.4光照模块选择
2.5通信模块选择
第3章 系统电路设计
3.1 系统总体电路组成
3.2 主控电路设计
3.3 电源电路设计
3.4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3.5光照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3.6 WIFI模块电路设计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介绍
4.2 主程序流程图
4.3按键函数流程设计
4.4显示函数流程设计
4.5处理函数流程图
第5章 实物调试
5.1 整体实物构成
5.2 显示屏显示功能测试
5.3 相关参数设置测试
5.4手机控制测试
第6章 软件调试
6.1 软件介绍
6.2 数据获取功能测试
6.3 相关参数设置测试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居家环境的舒适度与个性化成为关注焦点,香薰灯作为兼具氛围营造与身心放松功能的产品,逐渐融入日常家居场景。传统香薰设备多以单一的香味散发或基础照明为核心,功能相对局限,例如仅通过手动开关控制加热模块,缺乏对环境状态的感知与自适应调节能力,且无法实现远程操控或数据反馈,难以满足用户对智能化、便捷化生活的需求。同时,现有产品在交互体验上存在明显短板,如无法直观展示环境参数、缺乏定时功能与场景化灯光调节,导致用户难以根据实际需求精准控制香薰效果,也难以与现代智能家居系统形成联动。
在此背景下,基于STM32的智能香薰灯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该设计通过整合嵌入式控制、传感器检测、无线通信等技术,突破传统香薰灯的功能边界,构建集环境感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于一体的新型设备。从用户体验角度,其集成的温湿度检测、光照感应功能可实现香薰浓度与氛围灯效的自适应调节,配合按键定时与手机远程控制,让用户无需手动操作即可获得符合场景需求的体验;从技术实践角度,设计以STM32F103C8T6为主控核心,融合DHT11、GY-30等传感器模块与ESP8266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显示、传输的全流程整合,为嵌入式系统与智能家居节点设计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方案;从产业发展角度,该设计顺应了家居产品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通过将香薰功能与环境监测、远程交互结合,拓展了香薰设备的应用场景,为同类产品的升级提供了创新思路,助力智能家居生态的多元化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智能家居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香薰灯作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家居产品,其智能化升级成为国内外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热点方向。从国外研究来看,欧美等地区较早开展智能香薰设备的研发,注重用户体验与系统集成性。例如,飞利浦、科沃斯等品牌推出的智能香薰产品,多采用成熟的无线通信协议(如ZigBee、蓝牙Mesh)实现与智能家居系统的联动,通过环境传感器(如温湿度、VOC传感器)感知空间状态,自动调节香薰释放浓度与灯光效果。在技术方案上,国外研究更倾向于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如ARM Cortex-M4/M7系列)搭配高精度传感器,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场景化自动控制,例如根据用户作息调整香薰释放时间,或依据室外天气变化优化室内香薰氛围。不过,国外产品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功能模块化程度低的问题,且针对特定区域的环境适应性不足,难以满足多样化用户需求。
国内对智能香薰灯的研究起步稍晚,但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相关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国内研究更注重性价比与功能实用性,在技术选型上多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搭配DHT11、SHT30等低成本温湿度传感器,以及ESP8266/ESP32等WiFi模块实现无线通信,形成“主控+传感器+执行器+无线模块”的经典架构。例如,部分研究通过整合光照传感器(如GY-30)与RGB灯珠,实现灯光亮度与颜色的自适应调节;通过按键与手机APP双重控制,提升设备操作便捷性。在产业应用中,小米、华为等品牌旗下的智能香薰产品已实现远程控制、定时功能与数据监测,但多数产品仍存在功能同质化问题,核心算法(如香薰浓度与环境参数的动态匹配)创新不足,且传感器数据精度与设备稳定性有待提升。
总体而言,国内外研究均已实现智能香薰灯的基础功能集成,但国外侧重高端化与系统联动,国内侧重低成本与实用性。当前研究的共同瓶颈在于环境感知与设备控制的精准度不足,以及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深度挖掘欠缺。因此,结合STM32的高性价比主控优势,优化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增强无线通信稳定性与多场景适配能力,成为智能香薰灯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围绕基于STM32的智能香薰灯展开,核心内容包括硬件系统搭建与软件功能开发。硬件方面,以STM32F103C8T6为主控核心,集成DHT11温湿度传感器、GY-30光照传感器、加热片、RGB模块、OLED显示屏、ESP8266 WiFi模块及按键电路,构建多模块协同的硬件架构,同时设计5V稳压电源电路保障各模块稳定供电。软件层面,开发主控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编写加热模块与RGB灯的控制逻辑,通过按键实现本地定时与开关操作,借助ESP8266实现与手机APP的无线通信,支持远程控制与数据上传。研究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先完成各模块单独调试,再通过系统集成测试优化协同性能,结合实际场景验证设备的稳定性与功能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