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站内购买实物可使用优惠卷




基于物联网的农家米酒酿造环境监测

设计编号:T4202410M

首页      实物视频演示      仿真视频演示       设计说明书预览      答辩PPT预览

 

设计说明书部分资料如下

设计摘要:

农家米酒作为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重要代表,其酿造品质高度依赖温度、湿度、微生物活性等环境参数的稳定性。传统酿造过程中,环境调控多依赖人工经验,存在参数感知滞后、精度不足等问题,易导致米酒风味不均、酸败变质等现象,制约了农家米酒的规模化生产与品质提升。  

当前,农家米酒酿造环境监测多采用离线检测或单点人工记录方式,难以实现多参数实时联动监测与智能预警,且阈值调整灵活性差,无法适应不同酿造阶段的动态需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传感器网络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无线传输与智能管控成为可能。  

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家米酒酿造环境监测系统,通过部署温度、湿度、氧气浓度、pH值、二氧化碳浓度及酒精浓度传感器,实现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结合按键阈值设置功能,可灵活适配不同酿造阶段的参数标准,当参数超限时自动触发报警;同时通过WiFi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便于远程监控与历史数据分析。该系统的应用可提升酿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误差,保障米酒品质稳定性,对推动传统农家米酒产业的现代化升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米酒酿造;单片机;环境监测

字数:11000+

目 录

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章节安排

2系统总体分析

2.1 系统总体框图

2.2系统主控方案选型

2.3温湿度传感器选择

2.4酒精传感器选择

2.5通信模块选择

3章 系统电路设计

3.1 系统总体电路组成

3.2 主控电路设计

3.3 电源电路设计

3.4 PH传感器电路设计

3.5酒精传感器电路设计

4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介绍

4.2 主程序流程图

4.3按键函数流程设计

4.4显示函数流程设计

4.5处理函数流程图

5实物调试

5.1 整体实物构成

5.2 阈值设置测试

5.3 异常报警功能测试

5.4远程通信测试

6软件调试

6.1 软件介绍

6.2 数据检测及串口通信测试

6.3 阈值设置功能测试

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农家米酒是中国农耕文化与饮食智慧的结晶,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在民间传承千年,不仅是节庆宴席的重要饮品,更承载着地域特色与民俗记忆。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与传统文化复兴,农家米酒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从家庭自酿向小规模作坊化生产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然而,米酒酿造作为典型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对环境条件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温度的剧烈波动会影响酵母与霉菌的活性,导致糖转化效率下降或杂菌滋生;湿度过低可能使发酵原料脱水板结,过高则易引发腐败菌繁殖;氧气浓度、pH值的失衡会破坏菌群平衡,而二氧化碳与酒精浓度的异常变化更是发酵进程失控的直接信号。这些参数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米酒风味劣变、酒精度不足甚至完全报废,给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

长期以来,农家米酒酿造依赖“看天吃饭”的经验模式,生产者通过手感触摸判断温度、用眼观察发酵物料状态,这种粗放式管理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且难以捕捉参数的动态变化,尤其在多批次、多阶段酿造中,极易因人为判断偏差造成品质参差不齐。尽管部分作坊引入了简单的温湿度计等检测工具,但仍局限于单点测量、数据孤立的状态,无法实现多参数协同监测,更缺乏自动预警机制,往往在问题显现时已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同时,不同品种的米酒(如甜酒、黄酒、烧酒)在发酵各阶段的参数阈值差异显著,传统设备难以灵活调整标准,适配性极差。

在这一背景下,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农家米酒酿造领域,构建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与数据处理的协同,能够打破传统监测的时空限制,实现全流程、多维度的参数感知与智能响应。该系统不仅能实时捕捉温度、湿度、氧气浓度、pH值、二氧化碳及酒精浓度的细微变化,通过灵活的阈值设置适配不同酿造阶段的需求,更能在参数超标时及时报警,为生产者争取调整时间;而WiFi数据上传功能则实现了远程监控与历史数据追溯,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这一转变不仅能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生产损耗,更能通过标准化的环境管控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为农家米酒从地方特色产品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奠定技术基础,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推动其向现代化、精准化生产模式转型,兼具经济价值与文化保护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发酵食品领域,环境参数的精准调控是保障产品品质的核心,国内外针对物联网技术在发酵过程监测中的应用已开展了广泛研究。国外对发酵环境监测的探索起步较早,尤其在葡萄酒、啤酒等规模化发酵产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例如,欧盟的Smart Fermentation”项目通过部署多参数传感器网络,实现了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溶解氧的实时监测,并结合云端平台进行数据建模与工艺优化,其技术特点在于传感器的高精度集成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深度融合,可通过历史数据预测发酵趋势,提前干预异常参数。在日本,清酒酿造中已采用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实现温湿度与酒精浓度的联动监测,且系统具备自适应阈值调整功能,能根据不同发酵阶段自动切换参数标准,大幅提升了产品稳定性。

国内对传统发酵食品的物联网监测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聚焦于白酒、黄酒、食醋等品类的工艺升级。在白酒酿造领域,已有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窖池环境监测系统,通过部署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传感器,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本地存储,并借助GPRS模块上传至云平台,支持远程查看与超标报警,但该类系统多针对特定酿造环节,缺乏对发酵全周期多参数的协同监测。针对农家米酒,现有研究多处于技术适配阶段,如部分学者探索了将DHT11温湿度传感器与MQ-4酒精传感器应用于米酒发酵监测,通过Arduino控制器实现数据采集与本地报警,但存在参数监测维度有限(多未涉及pH值、氧气浓度)、阈值调整依赖代码修改而非硬件交互、数据传输多采用蓝牙等短距离方式等问题,难以满足农家作坊对远程监控与灵活操作的需求。此外,国内研究在低成本传感器的选型与校准、复杂发酵环境下信号抗干扰处理等方面仍需突破,以适应农家米酒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特点。

总体而言,国内外研究已证实物联网技术在发酵环境监测中的可行性,但针对农家米酒酿造的特殊性,现有系统在多参数集成监测、阈值便捷设置、低成本远程传输等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亟需构建适配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专用监测方案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聚焦基于物联网的农家米酒酿造环境监测系统构建,研究内容包括多参数监测模块设计,选取适配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氧气浓度、pH值、二氧化碳及酒精浓度;开发阈值设置与报警单元,通过按键实现参数阈值灵活调整,结合蜂鸣器与指示灯完成超标报警;搭建数据传输链路,利用WiFi模块实现数据向云端平台的实时上传。研究方式采用硬件集成与软件编程结合,先完成传感器选型与校准,再通过单片机实现各模块联动控制,编写数据处理与传输程序,最后通过模拟酿造环境测试系统稳定性与参数监测精度,优化软硬件协同性能

开题报告
1
实物资料
2
仿真资料
3
设计说明书
4
答辩PPT
5
打包购买(包括实物资料+仿真资料+设计说明书+开题报告+答辩PPT)
6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