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物视频演示 仿真视频演示 设计说明书预览 答辩PPT预览
设计说明书部分资料如下
设计摘要: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育苗作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成活率与质量直接影响产业经济效益。水质参数的稳定是保障育苗环境的关键,传统育苗模式多依赖人工监测与调控,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易因水质波动导致育苗损失,难以满足规模化、精准化养殖需求。
在此背景下,研发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水产育苗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设计以 STM32 单片机为核心,构建集数据采集、智能决策、自动执行于一体的水产育苗系统。系统通过 pH 检测模块、Hcsr-04 水位传感器、TDS 检测模块实时获取水质与环境参数,结合独立按键实现模式切换与功能控制;经单片机处理后,通过 OLED 显示屏呈现检测值及阈值设置,并驱动电机控制加热、水泵、气泵等设备,在参数超标时触发声光报警,同时自动启动加水、换水等调节动作。此外,蓝牙模块支持数据远程传输至移动端,实现参数实时监控与设备远程控制。该系统可提升水质调控的自动化与精准度,减少人工干预,为水产育苗提供稳定可靠的环境保障,对推动水产养殖业智能化升级具有实践价值。
关键词:水产育苗;单片机;蓝牙模块;水质调控
字数:12000+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总体分析
2.1 系统总体框图
2.2系统主控方案选型
2.3显示模块选择
2.4测距模块选择
2.5通信模块选择
第3章 系统电路设计
3.1 系统总体电路组成
3.2 主控电路设计
3.3 电源电路设计
3.4 测距模块电路设计
3.5TDS模块电路设计
3.6 PH模块电路设计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介绍
4.2 主程序流程图
4.3按键函数流程设计
4.4显示函数流程设计
4.5处理函数流程图
第5章 实物调试
5.1 整体实物构成
5.2 阈值设置功能测试
5.3 相关参数设置测试
5.4手机控制测试
第6章 软件调试
6.1 软件介绍
6.2 阈值设置功能测试
6.3 串口通信功能测试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饮食结构升级,水产养殖业作为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其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而水产育苗环节作为养殖业的“源头”,直接决定了后续养殖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品质。育苗阶段的幼体对水质环境极为敏感,水温剧烈波动、pH值失衡、TDS(总溶解固体)超标或水位异常等问题,均可能导致幼体应激反应、病害滋生甚至大规模死亡,因此维持稳定的育苗水环境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挑战。然而,当前水产育苗领域的水质管理仍存在显著短板:传统模式中,养殖户多通过定期人工采样检测水质,不仅耗时耗力,且难以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常因检测滞后导致水质问题发现不及时;人工调控设备(如加热、换水等)依赖经验判断,精度不足,易造成资源浪费或调控不到位;部分小型养殖场虽引入简易监测设备,但功能单一,缺乏联动控制能力,无法形成“检测-决策-执行”的闭环,难以应对复杂水质变化。
在此背景下,开发具备实时监测、智能调控、远程交互功能的水产育苗系统,成为解决上述痛点的关键。该系统通过自动化技术替代人工操作,可实现水质参数的连续采集与即时响应,避免因人为疏忽导致的环境波动;通过精准控制加热、换水等设备,既能降低能源与水资源消耗,又能为幼体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显著提升育苗成活率;同时,远程监控功能可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养殖户实时掌握育苗状态,适应规模化养殖的管理需求。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此类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不仅能推动水产养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还能为绿色养殖、高效养殖提供技术支撑,对保障水产品供给、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现代农业智能化、精准化的发展趋势。
在水产育苗智能化领域,国内外学者与企业已开展了大量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技术路径。国外研究起步较早,聚焦于高精度监测与闭环控制体系的构建。例如,欧美国家在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中广泛应用多参数传感器阵列,结合PLC或嵌入式控制器实现水质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动态调节,其核心技术体现在传感器精度优化(如高精度pH传感器的温度补偿算法)、无线传输协议(如LoRa、NB - IoT)的低功耗设计,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水质预测模型开发,可提前干预水质波动。但此类系统多针对规模化养殖场,存在成本高昂、操作复杂等问题,难以适配中小型育苗场景。
国内研究则更注重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近年来,随着STM32等高性能单片机的普及,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低成本育苗控制系统成为研究热点。现有方案多集成pH、温度、溶氧等传感器,通过继电器控制加热、换水等设备,部分系统引入OLED显示与简易按键交互,满足基础监测需求。同时,蓝牙、WiFi等短距离无线模块的应用逐渐增多,初步实现了移动端数据查看与远程控制。然而,现有系统仍存在明显局限:一是传感器数据融合能力不足,对TDS值、水位等关键参数的联动调控研究较少;二是控制策略多依赖简单阈值对比,缺乏对水质动态变化的自适应调节;三是设备兼容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待提升,尤其在复杂水体环境下易受干扰。
当前,水产育苗产业对智能化的需求已从单纯的参数监测向“精准感知 - 智能决策 - 自动执行”一体化方向转变。针对现有技术在多参数协同调控、低成本集成、远程交互等方面的不足,研发兼具高精度、低功耗、易操作的智能化系统,对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从传统模式向精准化、集约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填补国内外中小型育苗场智能化装备空白的关键突破点。
本研究围绕基于STM32单片机的水产育苗系统展开,核心内容包括硬件架构搭建与软件算法设计。硬件方面,集成pH检测模块(含温度补偿)、Hcsr-04水位传感器、TDS检测模块作为输入单元,以OLED显示屏、电机驱动(控制加热、水泵、气泵)、声光报警装置及蓝牙模块构成输出与交互单元,通过独立按键实现模式切换与功能控制,配套设计稳定供电电路。软件层面,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实现水质参数实时获取与分析,构建基于阈值对比的自动调控逻辑,在参数超标时触发报警并驱动换水、加热等调节动作,同时编写蓝牙通信协议,实现移动端数据传输与远程控制。研究过程中通过硬件调试优化传感器精度,结合模拟育苗环境测试系统稳定性,最终形成集监测、调控、报警、远程交互于一体的完整系统。



